【爆】清宣统皇帝退位诏书
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
1911年武昌起义后,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。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兼钦差大臣,掌握军政大权,以镇压革命。袁世凯在帝主义的支持下,一面利用拥护和骗取资阶级革命派的信任,一面又利用革命人逼迫清帝退位。由于帝主义不断施压和革命派内部的意见纷争,孙山被迫允诺,如果清帝退位,宣布和,他就正式宣布解职。袁世凯在得到承诺后遂加紧逼宫。在袁世凯的授意下,许多省督和驻外官员纷纷电奏,要求清廷实行和。1月29日30日,清廷连开御前会议,决定逊位,同意接受和政体以取得优待条件。
袁世凯与南京临时政府几经协商后,确定了八款优待条件,得到了隆裕皇太后认可。1912年2月12日,隆裕皇太后在养心殿举行的朝仪上以宣统皇帝名义连发了三道懿旨,宣布大清皇帝辞位,实行立宪和体。第一道懿旨后被人们称为退位诏书,上面有袁世凯等11位各部大臣的签名。三道懿旨的颁布,标志着清朝统治的覆灭,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结束。退位诏书经南京临时参议讨论后,由袁世凯转交清廷公布。此诏书为清廷让位与民政府的极为重要的法律文书和档案文献。后由原内阁书张朝墉收藏,与同时发布的两道诏书和2月3日的授权谈判诏书合称逊清四诏,裱为一卷。张殁后,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购得。1975年由我馆收藏。
万婷